聚焦國家海洋發展示範區建設

編者按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海洋經濟領域專家、沿海各地海洋管理部門負責人紛紛就此談認識、謀思路,為海洋強國建設凝心聚力。
凝聚政策合力,形成示範引領效力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石綏祥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的重要部署是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首次提出的,隨後《“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等文件明確“以有條件的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等為依托,打造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海洋資源保護利用創新試驗平台”。
做大做強海洋經濟
2018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印發《關於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的通知》,明確支持山東威海等14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後於2020年增設吉林琿春示範區。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特別強調,“推動福州、廈門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做大做強海洋經濟”。
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承擔著海洋經濟體製機製創新、海洋產業集聚、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權益保護等重大創新示範任務。建設示範區有利於率先探索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和發展模式,促進形成海洋新質生產力;有利於在新發展階段推進海洋領域體製機製創新,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利於推動海洋領域科技創新和技術升級,助力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打造可複製樣板
自2018年示範區設立以來,各示範區積極落實示範任務,創新體製機製,強化要素保障,推進項目建設,打造可複製樣板,示範帶動效應顯著。
一是通過建設海洋產業集聚區,引進一批優質項目,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推進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優勢產業領域不斷拓展,海洋產業鏈延伸和產業配套能力進一步提升。二是采取搭建海洋產業服務平台、創新海洋金融產品和服務等方式,麵向中小企業的投融資、產品交易、進出口貿易等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有效激發了經營主體活力。三是通過海洋科創平台建設,加大資金扶持,實施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等,培育海洋經濟新動能,涉海科技創新資源進一步聚集,有力推進海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四是海洋管理措施得到優化,圍繞海洋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動體製機製創新,用海用地要素保障和海洋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能力進一步加強。五是陸海聯動環境保護機製不斷強化,海洋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模式不斷創新,通過陸海生態統籌聯動、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等方式,推動海洋生態修複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六是海洋經濟國際合作不斷拓展,搭建國際海洋合作平台,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等國際展會論壇影響力不斷提升,發展國際陸海聯運和大宗商品交易場所,突破傳統貿易模式,推動航運物流創新。
示範區建設優化升級
站在新的起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需要進一步優化升級。
一是要堅持問題導向,以點帶麵突破海洋發展中的堵點難點。結合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需要進一步聚焦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海洋強國建設的瓶頸、潛在風險、關鍵環節等,調整優化示範任務,為實現全局性戰略性突破提供助力。二是要突出差異化示範,錯位發展、互促互補。要充分發揮各地發展基礎和優勢,結合上一輪示範區建設經驗,在提出明確示範任務和方向的基礎上,引導沿海地方以目標為牽引差別化提出示範項目和政策舉措,以期形成更具廣泛適應性的不同經驗模式。三是要凝聚政策合力,係統推進形成持續高效的示範引領效力。要促進空間規劃、產業發展、要素配置、生態保護等政策的全方位協調配合,充分激發企業、研發機構、投資機構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推動形成上下聯動、多元協作、區域協同的良好局麵。
廣西:釋放“海”的潛力,做足“邊”的文章
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 謝瑾瑜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等重要部署,讓廣西這個西部地區唯一的沿海省區迎來了新的海洋發展機遇。廣西憑借“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在國家海洋發展戰略中占據重要地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高舉旗幟、開拓創新,總結成績振奮人心、謀劃部署精準務實。報告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展開,提出了“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等部署要求,為2025年廣西海洋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重點任務。
廣西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沿海省區和最近出海口,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特殊,是加快實現海洋強國戰略目標的重要一環。

近幾年來,全區加快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西工作的重要論述要求,立足“三沿三聯”獨特優勢,堅持向海發展的戰略方向,聚焦“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戰略任務,圍繞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逐步構建更有活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係,加快構建“山海統籌、陸海聯動、江海貫通、邊海銜接”的陸海一體發展格局。
據初步統計,從2017年到2024年,廣西全區海洋生產總值由1377億元增長到2580.9億元,年均增長9.4%;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向海經濟核心區四市生產總值從6562億元增長到10929.91億元,年均增長7.6%,高於全區生產總值增速。
報告體現了穩中求進、進中促穩的戰略定力,提出了“堅持幹字當頭、腳踏實地”工作要求,強調了“實幹”這一前進基調。下一步,廣西海洋部門將持續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牢固樹立“實幹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的鮮明導向,緊抓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把握好報告中蘊含的改革、開放、創新這個大邏輯,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確保全區海洋經濟保持穩健增長,用海資源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海域海島管理日趨完善,海洋預警監測和防災減災水平再上新台階,海洋生態保護修複鞏固深化。
總體來說,要堅持規劃引領優化海洋空間布局,做好《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劃(2021~2035年)》《廣西海洋經濟發展“十五五”規劃》《廣西海洋科技創新中長期總體規劃》和《廣西海洋生態保護修複規劃(2026~2030年)》編製工作,重點推進北部灣海洋資源合理開發、廣西海洋災害綜合防治體係項目建設等,集中力量實施廣西海洋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打造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海洋產業體係,力爭2025年全區海洋生產總值占全區生產總值比重9%以上,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贏取更為廣闊的藍色發展空間。
為推進“海上福建”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黨組書記、局長 顏誌煌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推動福州、廈門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做大做強海洋經濟”。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這些為我們加快推進“海上福建”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
近年來,福建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取得新突破,充分展現全國領先的創新態勢和前瞻發展理念。2024年福建海洋生產總值超1.25萬億元、同比增長6.1%,居全國前列。立足新征程,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強國建設重要論述和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更高起點上建設福州、廈門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一是突出改革牽引,打造海洋經濟製度創新高地。率先優化完善示範區建設體製機製,突出區域特點、立足比較優勢,鞏固提升前期示範成果,推動福州重點深化海洋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全國首個海洋資源交易平台,並推進海洋金融創新,試點發行藍色債券;廈門聚焦海洋新興產業鏈延伸,打造現代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配套能力,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係。同時,全方位拓展創新示範任務,圍繞海洋牧場和遠洋漁業、海工裝備、“海洋旅遊+”產業、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兩岸海洋融合發展等領域加強先行先試,推進改革和發展一體聯動。係統謀劃示範區建設增量政策措施,確保海洋經濟增加值、海洋科技貢獻率等關鍵指標穩居全國前列,爭當加快海洋強國建設排頭兵。
二是突出項目帶動,構建陸海統籌發展新範式。啟動編製“十五五”海上福建建設專項規劃,持續構建“雙核引領、多點協同”空間布局。持續推動48家金融機構共同實施海洋“金融+投資”賦能工程,發揮項目投資拉動作用,加強項目招引,建立海洋產業重點項目庫,推動千億級海洋產業項目落地,重點布局海洋數字經濟、海洋新能源等未來產業項目。優化港口、產業、生態協同布局,建立區域海洋產業鏈分工機製,形成“陸海聯動、山海互濟”的海洋經濟發展新格局。
三是突出新質發展,培育海洋經濟新增長極。打造示範區和六大灣區海洋經濟協同創新帶,培育催生一批千億級灣區經濟產業集群。實施海洋新質生產力培育工程,重點布局海洋人工智能、海洋大數據、海洋生物技術等前沿領域。聚焦“兩重”“兩新”國家決策部署,實施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等七大專項行動計劃,建設國家級海洋科技創新中心。推動海洋產業規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海洋鏈主企業。加快建設福州海洋經濟科創高地、鷺江創新實驗室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台,開辟海洋新質生產力新賽道,建立“研發-中試-產業化”全鏈條創新體係。
四是突出要素保障,構建海洋經濟創新生態圈。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百場項目對接,打造國際海洋經濟合作平台,集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要素資源,促進海洋科技和海洋產業“雙向奔赴”。建立海洋科技創新聯盟,促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經濟創新生態係統。堅持數字賦能,加快建設“空天陸海潛”一體化大融合“海上福建”總平台,構建海洋經濟數字孿生平台。創新實施海洋人才專項計劃,推動建立海洋高端人才引進綠色通道。設立海洋產業發展基金,創新海洋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合力推動示範區建設再上新台階。
當前,福建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正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現代海洋產業高地和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努力為全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示範樣板。
山東:全力奏響海洋經濟發展強音
通訊員 鍾園平 王瑾
近日,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的內容在山東引發熱烈討論。山東積極響應號召,2025年將以改革、創新、開放為強勁動力,全方位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向著建設海洋強省的目標奮勇前行。
在產業體係建設方麵,山東將統籌沿海資源要素配置與海洋產業發展布局,大力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係。海洋漁業、海洋礦業、海洋運輸、海洋化工等產業集群將成為發展重點,計劃建設10個省級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推進約200個海洋強省重點項目。同時,山東還將充分利用海洋服務業專項資金,為海洋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推動海洋服務業邁上新台階。
科技創新是海洋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山東將加快提升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充分發揮嶗山實驗室等駐魯國家級海洋科研機構的引領作用,實施約15項海洋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全力提升海洋科技創新實力。為保障科技創新人才需求,山東還將實施泰山產業領軍人才藍色人才專項,精心遴選約10個專業人才團隊,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港口是海洋經濟發展的關鍵樞紐。山東致力於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持續完善海洋港口基礎設施和多式聯運服務體係。今年,山東計劃新增港口年設計通過能力1700萬噸,新開通外貿航線10條以上,確保集裝箱海鐵聯運量突破420萬標箱。此外,山東還將著力建設沿黃陸海大通道,新布局4個內陸港,進一步強化港口的輻射帶動能力,提升山東在全球海洋經濟格局中的競爭力。
在區域發展方麵,山東將加快推動青島西海岸新區、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實現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海洋經濟發展創新引領區,構築現代海洋經濟發展的新高地,以點帶麵推動全省海洋經濟實現快速發展。
山東將砥礪前行,努力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為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貢獻山東力量,也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我要点评